UI设计中的软件学习

可以共同解锁本知识库所有章节
UI 设计是一种设计类型,需要使用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具来完成设计的实践。硬件在上一节已经做过解释,在这节我们将主要解释 UI 设计所需的软件,以及对应的学习要求。
UI 设计岗位会关联的软件有不少,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大类:
- UI 设计工具
- 平面设计工具
- 三维设计工具
- AIGC 类工具
- 职场必备工具
要提前点明,学习软件的是为了完成对应设计产出,而不是就为了掌握软件本身。所以学习软件要以成果为导向,而不要以“精通”为目标,软件的掌握只是门槛但不能反应你的设计水平,就像你铅笔削得再好也不能代表你的作画水平。
1.UI设计工具
UI 设计工具即 UI 设计行业专属的工具软件,包括原型设计、界面设计、动效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1.1 界面设计- Figma/即时/Sketch
对 UI 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软件必然是 UI 界面设计类软件,而目前市面现存的相关软件非常多,但我们无需逐一进行学习,它们的界面和操作方式大体相同,只需学习其中一个,就可以无缝快速上手其它软件。
建议优先从 Figma 开始学起,功能最完善,使用范围最广。国产 UI 设计软件如即时、Mastergo 等,都是 Figma 的模仿者,操作方式大致相同。

而 Sketch、XD,已经因为不支持云协作和缺乏自动布局等功能,逐渐被市场淘汰。即使以后工作中会用到它们,但只要掌握了 Figma 也可以快速上手,不需要单独去学习。
再到学习 Figma 本身,Figma 是一个中小体量的软件,一周之内就足以掌握所有软件功能(看完并理解我们的 Figma 课程即可)。但其中有大半功能对于前期学习、输出作品集来说是毫无应用场景的,所以重点只要关注实现界面样式的功能,以及入门的自动布局、样式功能、组件功能使用即可。
也就是说,你用 Figma 可以完成市面上绝大多数界面的临摹,或用它实现符合上线标准的界面即可。

而进阶的组件、变体、变量、交互等功能,即使在真实项目环境下也鲜少使用,且 Figma 的很多进阶功能的设计已经走进死胡同,纯属鸡肋。这部分很难解释,只能言尽于此。
1.2 原型设计 – Axure/墨刀
UI 工具中还有一种软件是专门用来画原型的,其中最常用的两个软件是 Axure 和墨刀。它们对比 Figma 来说,可以更方便的实现一些可交互的线框图原型,比如有输入框的表单交互等,但不适合制作精美的界面。

这类工具主要适用于产品经理和纯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场景,但对于 UI 设计师来说却没有太大的使用必要。因为实战项目大多只需要原型图例而不需要拟真交互,在掌握 Figma 的基础上没有理由再使用其它工具。

这个问题可以解释几千字,可以先不纠结,只要知道它们在作品集输出中是派不上用场即可。
1.3 动效设计 – Protopie/Principle
UI 软件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交互效果,但它们能实现的效果都非常有限,所以想要实现一些进阶的动效时,就要借助专业的动效软件来完成。
而这里要先理解的概念,就是 AE 是个强大的动画特效制作工具,它是用来做视频的,它的功能足够制作任何 UI 所需的交互动画演示视频,但这不是它本来的作用。AE 对比动效就像 PS 对比 UI 设计一样,能做但是麻烦,要分场景去使用它。
而主要的动效工具 Protopie/Principle 等,则是专门针对可交互动效开发的软件,前期建议只要入门 Protopie 即可,但同样不需要太深入,可以提前浇冷水,就是一些简单的页面跳转动画还是微动效,对作品集展示毫无帮助,谨记这点即可。
2.平面设计工具
平面设计工具即输出传统平面视觉所使用的设计软件,主要就两款软件 Adobe Photoshop 和 Adobe Illustrator(后称PS和AI)。

PS 的应用场景不少,虽然UI界面我们可以使用 Figma 完成,但一些复杂的视觉图标、节日场景、活动图等依旧需要使用 PS 来完成。AI 则主要用来画精细的图标,对于精细的、复杂的矢量控制 UI 软件无法实现,只能交给 AI。它们和 Figma 共同配合来实现更丰富的页面视觉效果,所以掌握 PS 和 AI 基础非常有必要。
但 PS 和 AI 都是体量非常庞大的软件,所以它们要有针对性,尽量以相关关案例演示的教学为主,而不要看那种数百小时大而全的教学。
比如 PS 围绕运营图、文字特效的案例演示教程,AI 则围绕工具图标、IP 形象的案例演示教程,这种结合可以让软件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光学功能很快就会遗忘。
3.三维设计工具
三维元素和今天的UI界面有很深度的结合,不管是界面图标、企业形象,还是运营、活动素材,都能看见三维图形的身影,而部分 UI 设计师的工作会直接负责这部分内容的产出。
但部分不代表全部,三维也不是 UI 设计中的必需品,所以无需把它们作为前期的学习对象。学习三维设计,最好在已经实习较长一段时间,对实战中应该怎么结合三维元素有了自己的成熟、清晰的想法以后,再有目的性的去学习三维设计,而不是从长达数十上百小时的教学开始看起。
三维设计软件的学习有两个选择,C4D 和 Blender。C4D 因为是付费软件(包括渲染器)限制诸多,所以更建议从 Blender 入手开始学习。

学习 Blender 只需要看两三套围绕案例开展的系统教学即可,后续再通过不同的独立案例演示教程来拓展三维的实践能力,比如 3D 图标、3D 形象、3D 场景的案例教程,这些在 B 站都可以搜到。
三维设计的学习是无底洞,所以很容易造成新手在学习过程中本末倒置,陷入软件的学习里而忽视 UI 设计师真正应该关注的技能。即使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学习三维设计也并不影响大家入行,建议先看一套短小精悍的软件教学(比如甜甜圈系列)建立对三维设计的认知框架,搞明白“建模”、“渲染”分别是什么即可,等以后工作中需要用到三维时再另外进行学习。
4.AIGC类工具
AIGC 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 Ai 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经和很多工作岗位进行深度绑定,作为 UI 设计师,入门 AIGC 就是为了更好的和市场接轨,且建立对 AIGC 的整体认识框架。
AIGC 工具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种是以 ChatGPT 为代表的问答型文本生成工具,另二种是以 Midjounery、Stablediffusion 为代表的文生图工具,第三种是以 Coze 为白标的 AI 工作流创建工具。
第一类文本生成工具除了使用门槛比较高的 ChatGPT 以外,国内相关产品也多到数不过来,包括 Deepseek、豆包、通义千问、文心一言等等,可以注册任意产品来作为AI人工助手,对它们进行提问来解答生活、学习的疑问即可。

第二类文生图工具,和设计师的关联就比较大。可以先要了解 Stable Diffusion 是什么,它作为一个本地运行的AI工具的工作模式,然后再理解Midjounery、Chatgpt 等在线文生图工具的操作方法。

要强调这个阶段重点是先做扫盲,理解它们是什么而不是深度学习它们的使用。因为AI绘图工具的更新和迭代日新月异,比如 Stable Diffsusion 的特色 ComfyUI 工作流在很多使用场景中已经可以被新的 ChatGPT 4o、即梦所取代。
文生图领域新的技术和产品往往都是颠覆性的,会直接改写原先的使用方式。很有可能在毕业后还没正式应用之前,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已经过时了。
第三类 Coze 类的工具,则是让用户使用 AI 的基础模型自己创建应用方式,不用深入学习使用,只要找时间大致看完它的文档,以及试用该平台创建的应用即可,这就足以帮助大家建立对 AI 大模型是如何落地并具体应用的认识。
建立框架的认识高于深入学习的原因,是因为AI如果不能结合工作产出的话就只是花瓶,但具体应该怎么结合方法各异,且应用方法日新月异,投入时间毫无性价比。
另一点就是了解 AI,形成自己的判断,才不会轻易被贩卖 AI 焦虑的账号和言论带偏。
5.职场必备工具
职场必备工具即脱离设计行业以外,作为任意职场人士都应该掌握的软件工具。包括办公软件和效率软件两个大类。
办公软件即从小学就开始学起的 Office 套件工具,包括 Word、Excel、PowerPoint等,这些按大学要求掌握个基础即可。
而效率类软件在这里主要指待办工具和笔记类工具。待办工具如滴答清单等,用于创建并管理自己的学习、工作任务。笔记工具则是类似 Notion,专门用于创建并管理图文的记录。

这里重点建议大家先掌握 Notion 并养成记笔记、建立个人知识库的习惯,除了辅助学习的价值外,掌握 Notion 还可以让我们快速适应未来工作中必然会使用的文档工具,比如语雀、飞书、钉钉、石墨等。
6.软件学习的总结
需要掌握的软件如何细数会有很多,每个软件要学到什么程度也不是一两句能解释完的。不仅我在这篇分享里写不完,你们要搞清楚这个界限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要纠结于学习的顺序和程度吗,而是基于你的设计目标去学习软件,才不会有的同学项目和作品集都快做完了,而你连一些次要软件的教程都还没看完。
哪里要用学哪里,才是最佳的软件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