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测试
可以共同解锁本知识库所有章节
简介
可用性测试就是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完成典型任务,发现产品中存在的效率与满意度相关问题的方法。
详情
任何与人可以发生交互的产品都应该是可用的,就一般产品而言,可用性被定义为目标用户可以轻松使用产品来实现特定目标。
ISO9241/11 中的定义是:
一个产品可以被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中,有效、高效并且满意得达成特定目标的程度。
人机交互专家 Jakob Nielsen 将可用性框架的定义为:
- 可学习性:初次接触这个设计时,用户完成基本任务的难易程度?
- 效率:用户了解了设计之后,能多快地完成任务?
- 可记忆性:当用户一段时间没有使用产品后,是否能轻松地恢复到之前的熟练程度?
- 错误:用户犯了多少错误,错误严重程度如何?用户能否从错误中轻易地复原?
- 满意度:用户对产品的主观满意度,这个设计让用户感觉如何?
可用性测试,大多用于网站或移动应用的设计评估,其实也可以用于智能硬件的完整体验流程,通常会邀请目标受众群体中的真实用户,在特定场景下通过产品完成典型的任务。
在真实的使用过程中观察用户的实际操作情况,详细记录并分析用户在使用产品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发现产品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收集定性和定量数据帮助产品改进,并确定目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简单来说,可用性测试就是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完成典型任务,发现产品中存在的效率与满意度相关问题的方法。
为什么要进行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改善产品的极佳方式。
有时,我们并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很多需求和设计方案是产品设计人员自己想出来的,在讨论方案的时候总是说:”用户想要…” 、”我觉得…” 、”如果是我,我会…”,虽然设计时会依据一些经验与设计法则,但这些都只是未经验证的主观猜测而已,无法准确的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这往往导致观点对立,僵持不下。
所以为了了解真相(用户到底会怎样使用产品),我们要找到我们的目标用户并向他们学习(观察他们如何使用产品),这样才能使团队尽快对设计方案达成一致并积极改善产品。
通过可用性测试,我们可以:
- 了解真实用户如何与产品进行交互并;
- 了解真实用户是否能够完成指定任务;
- 了解真实用户完成指定任务需要多久;
- 了解真实用户对产品与竞品的满意度;
- 确定改进产品可用性问题所需的修改;
- 定性分析可用性并查看是否符合目标;
- 让设计和开发团队在开发前发现问题。
可用性测试类型
可用性测试的类型(进行可用性研究的原因)有三种:
- 探索性可用性测试:在发布新产品之前,探索性可用性测试可以确定新产品应包含哪些内容和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产品开发早期,探索性可用性测试可以评估初步设计或原型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 评估性可用性测试:在发布前或发布后对最新版本的测试,通过评估性可用性测试向用户介绍新设计,以确保其直观使用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评估性可用性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在产品推出之前突出并修复任何潜在问题。
- 比较性可用性测试:比较两种或更多种产品或设计的可用性,并区分各自的优缺点,以确定哪种设计能提供最佳的用户操作体验。
可用性测试方法
产品可用性测试方法分为分析法和实验法。
1. 分析法
让产品可用性工程师及用户界面设计师等专家,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特点:主观、评价结果是假设的、时间少、费用少、评价范围广、设计初期也可以评价。分析法常用于可用性检查阶段,常见的分析法包括但不限于:
- 专家评审:评审由精通设计可用性概念的专家进行,基于自身专业知识与经验对产品进行审查。
- 启发式评估:让可用性专家判断每个页面及元素是否遵循已确立的可用性原则。
- 认知走查:设计师模拟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每个操作步骤所遇到的问题,检查用户的任务目标和心理认知是否可以顺利执行下一步操作?
针对每步操作提出四个问题:
- 用户是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 用户在探索用户界面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到操作方法?
- 用户是否把自己的目的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关联到一起?
- 用户能否从系统的反馈中判断出任务是否在顺利进行?
通过回答每个操作步骤的问题,就能发现可用性问题。
多元走查:认知走查的变体,使用小组会议,其中用户、开发人员和人为因素让人们在场景中逐步讨论操作流程中的每个交互页面及元素。
一致性检查:让代表多个其他项目的设计人员检查界面,以查看它是否以与他们自己的设计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
2. 实验法
收集真实的用户使用数据,比较典型的是用户测试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也属于此类。
特点:客观、评价结果是事实、时间长、花费大、评价范围较窄、为了做评价,必须准备原型。实验法常用于可用性测试阶段(用户测试阶段),常见的实验法包括但不限于:
- 卡片分类:通常用于测试分类或导航结构,让用户将一组写有信息的卡片分组,并为其分配名称或标签。卡片分类有助于了解用户如何看待内容以及他们如何组织信息,从而决定在每个页面放置什么,对于页面或功能分类很有帮助。
- 面对面测试:由一个或多个观察者在诸如会议室的固定环境中运行,或者与小团体或个人进行。要求用户完成一组任务,观察者可以随时与他们交互以提出问题或进一步探究。
- 远程测试:在远程测试中,用户在自己的环境中执行一系列任务,通过软件记录完成任务的过程,软件自动记录用户的点击位置和交互过程,并记录他们在使用网站或应用程序时发生的关键事件以及用户提交的反馈。这种类型的测试可以由主持人(使用网络研讨会或电话会议技术)完成,也可以作为自我测试。
- A / B测试:为网站或应用程序的界面或流程制作两个(A/B)或多个(A/B/n)版本,在同一时间维度,分别让组成成分相同(相似)的访客群组随机的访问这些版本,收集各群组的用户体验数据和业务数据,最后分析评估出最好版本正式采用。
- 走廊测试:使用随机的人来测试网站,而不是那些在测试网站方面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人。这种方法对于在开发过程中首次测试新网站特别有效。
- 纸张原型测试:创建一个粗糙的,甚至是手绘的界面图形以用作设计的原型。让用户通过原型来执行任务,该方法能以极低的成本在编码完成之前对设计进行测试。
- 问卷调查:问卷的优势在于可以收集结构化的数据,且价格低廉,不需要检测设备,结果反映了用户的意见。
分析法与实验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用户参与其中?
分析法的参与者是具备可用性知识的设计师与工程师;而实验法的参与者是目标用户或小白用户。从某种程度而言,分析法和实验法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一般,在设计用户测试时,先在可用性检查阶段通过分析法去排查可用性问题,把排查出的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可用性测试阶段通过用户测试去重点观察和验证。
分析法的最大缺点是:它得到只是分析者的假设或观点,在团队意见不一致时,并不能够提出支持自己意见的有力证据。为了结束争论,就只能通过实验法。
接下来重点介绍分析法中的启发式评估法与实验法中的一对一用户测试。
可用性报告
- 对产品的描述。
- 测试目标。
- 对参与者数量和画像的描述。
- 测试时所执行的任务。
- 测试的实验设计。
- 采用的评估方法。
- 采用的可用性度量指标和数据收集方法。
- 数据结果,包括图形可视化的展现。
- 对问题的描述。
- 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 对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评估。
- 建议的解决方案。
可用性测试常见问题
(1)可用性测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的太晚
如果你等到产品发布之前才想到可用性测试,你就没有时间或金钱去修复任何问题 ,更糟糕的是你可能会以错误的方式,浪费大量精力开发可用性很差的产品。
其实,在整个产品研发周期内反复进行小规模的测试是最合适的,在产品完成初步原型时,就可以先进行可用性测试,快速发现问题,及时修改,避免上线后修改带来的成本浪费。
(2)觉得可用性测试很专业,且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所以干脆不做
因为收益无法量化,项目排期又比较紧张,所以总被忽略掉。其实可用性测试门槛很低,不必等产品做好才开始,不一定非要由专家来做,更不一定要求专业的设备。只要能有一个环境观察用户操作产品,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一些可用性的问题。